青春要爱不要“艾”--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讲座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速报名。
课程介绍
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活动时间:2024年12月5日13:30-14:30

活动地点:求索619

活动内容:

校红十字会举办以“青春要爱不要‘艾’——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首都高校禁毒防艾巡讲讲座,通过讲解艾滋病起源,世界流行趋势,艾滋病和毒品关系,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暴露后预防等内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防治艾滋病知识水平,增强防范意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关爱他人和回馈社会的意识。讲座主要内容包括:

1.艾滋病起源:艾滋病(AIDS)的起源被认为可以追溯到非洲,最初由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传播到人类。据研究,最早的人类病例是一名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的男子,1959年,人们在他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出HIV。HIV经历了至少13次的SIV跨物种传播至人类。

2.世界流行趋势:截至2021年,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已有7750万人感染、347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至今艾滋病依然无法被治愈,是全球公共健康的最主要的负担之一。全球范围内,尽管在某些地区新感染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阻碍了艾滋病防治的进展。

3.艾滋病和毒品关系: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密切,吸毒者通过共用注射器、诱发性乱行为等方式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毒品盛行的地方艾滋病一定猖獗,同样,艾滋病猖獗的地方毒品同样盛行。毒品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许多HIV阳性吸毒者参与嫖娼卖淫或有偿供血活动,成为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渠道。

4.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HIV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潜伏期数月-10年。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长期发热等。

5.暴露后预防:HIV暴露后预防(P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方法。PEP的成功率与首次服药及时性及服药依从性有关,暴露后越早服药,阻断成功率越高。

主讲人简介:

宋宇坤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高校部副部长;
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
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6·27 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
北京市禁毒办禁毒公益讲师;
市防艾办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先进个人;
北京市防艾办北京市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师资专家库成员;
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国际人才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