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圈外人笔触圈内人视角,影评人评影评时代

栏目:校园风采 关注:1954 来源:未知 作者:uibeeanews 发布日期:2015-05-17

圈外人笔触圈内人视角,影评人评影评时代

—— 记影视文化沙龙之泛影评时代

校团委讯大学生理论学术中心供稿 通讯员 吴颖童 摄影 汪梓宵 编辑 刘佳琦2015年5月13日18:30,由校团委大学生理论学术中心主办的影视文化沙龙之泛影评时代在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

首先,由主持人作开场白,介绍了本次沙龙的嘉宾李道新教授。李道新教授任教于北大艺术学院,兼任《电影艺术》杂志编委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在影视文化历史方面颇有造诣。

 

李道新教授先从人人都是影评家说起,这句话是他对“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沿用,当经典艺术进入21世纪,特别是后现代时期,所谓伟大的杰出的人物概念就消失了,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都可以是批评者。在这个众口铄金,全民电影的时代,随着话语权的逐渐平等和社会科技的逐步发展,更是一个“泛影评时代”。

泛影评时代,李道新教授持不悲观的态度。言论自由,话语公共空间扩大,个体表达方式的延展,这正是知识分子期待的时代。随着不同的电影人群进入电影批评领域,电影批评人群不再局限于专业影评专家,“迷影人”“粉丝”都是主要人群;传播方式也不再仅限于传统报刊,专业网站、自媒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泛影评时代中,影迷可能比专家更了解电影,更热爱电影,影迷的观点、数据、想法甚至有时使传统影评人受到挑战。李道新老师提到,当他写第一部作品时,并不借助网络,全手写而成,甚至为了查找资料亲赴香港、台湾。而当今时代,泛影评群体借助网络迅速扩大,影迷不止是对电影发表评论,也能对影评人发表言论。导演拍摄电影也在意观众的评价,受观众意愿的左右。 

李道新教授也表示,当今泛影评时代的现象也是令人担忧的。失去标准,两极评判是当今影评时代的乱象。李道新老师以电影《何以笙箫默》为例,表示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档《何以笙箫默》一开始取得了亮眼的票房成绩,但伴随着强烈批评声音,《何以笙箫默》的票房在首周末过后即呈现出断崖式下跌,迄今为止不过2.5亿。教授还分享了豆瓣和时光网上对这部IP电影的辛辣评论,他亦调侃,黄晓明以一个霸道总裁身份示人,自恋、任性、自信、控制欲强。但随即话锋一转,表示电影涉及的美国奋斗史,浪漫爱情桥段,正是满足了中国当代众多中产阶级的梦想,所以这样的电影一样会有观众,尤其在文化转型中,此类电影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港台时的琼瑶风,“三厅电影”风靡也正是因为如此。教授进一步表示,《何以笙箫默》并不是虚无浪漫主义,它也是有针对性的,介入现实的电影。电影中的创业精神,真正的爱情不因地位权势,而是困难时的陌生善良女孩500美金资助,主人公父辈的故事等桥段,也与观众产生对话关系,触动观众,使观众愿意为这种电影买单。理解了这部电影,也就不会简单地说它是烂片。教授还表示自己之前只能接受刀郎和刘欢,而这一次,居然喜欢上了宣传片的主题歌,当场放映的mv更活跃了讲座现场气氛。

谈到对当今评判电影的标准缺失的对策,教授表示我们应该“明确身份,各司其职”。具体而言,网络时代的电影批评,不再是孤立的文本分析,作者论和类型研究。专业影评人应不为拿红包而屈从帮写影评,“迷影人”往往视野广阔但爱好电影类型狭窄,应使自我评判标准多元化,粉丝群不应充斥着水军、五毛党、被操纵买通,侵蚀文化机体。在提到当下电影文化价值的总体判断,教授持乐观态度。他表示,乐观者往往会秉持宽容的心态和建构的立场,感奋于中国电影日益增长的受众面向、传播空间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引领;与此相反,悲观者往往会站在精英的位置和解构的视角,通过对当下国产电影中一部分出品观念毁弃、价值混乱、道德缺失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直指中国电影的精神沦丧和文化堕落。他认为,两者观点都合乎各个领域对中国电影的普遍认知;但仍有必要重新反思电影的定义及其媒介特性和文化特性,选择一个更加有效的交流互动框架,以便超越票房决定论的误区,并打破具有某种西方标准和文化洁癖的精英主义思想,通过回到当下中国电影、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丰富复杂的语境,认真地建构中国电影自身的工业体系和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这便是中国电影及其批评的终极目的。

最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在提问环节纷纷踊跃参与。当被问到如何看待IP电影兴起成为主流,挤压真正电影人创作时,李道新坚定的回答越是时髦的东西,它越是速朽的。市场优胜劣汰,这类电影没有能力冲击到真正有艺术有技术的电影创作。

 

时间流逝,讲座接近尾声,李道新教授给贸大致辞,送上他美好的祝愿。愿泛影评时代,人人都是更好的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