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6日10:00,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返校座谈会在博学楼1227举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曲佳文,团委书记杜姝君,本科生辅导员毕帆、蔡维明、闫雪琴及17、18级的学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座谈会围绕着脱贫攻坚、香港问题、基层司法体系建设、一带一路等多个主题展开,会上,同学们结合自身暑期的社会实践经历,各抒己见。
1、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看法
经金1805姜太行同学暑假与实践团队深入海南省海口市沿海农村,深挖当地红色基因,探寻当地迅速脱贫的成功之道。他说,当地组织八千余名乡镇干部开展驻村工作,从干部到村民同心协力,引领村庄走上致富之路,作为大学生,应时刻不忘用知识武装自己,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振兴乡村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国贸1705的丽扎赞赏了家乡采用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进行扶贫,使得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她谈到,当地政府努力打破“输血式”扶贫困境,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通过设立职业技术学校,鼓励群众在日、夜间学习职业技能,贫困群众获得了稳定的物质收入来源。
2、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看法
经金1802杜周杨正同学暑假随团队来到浙江省义乌市,深刻体会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助力。他介绍道,义务市充分发挥当地小商品制造、集散地优势,跟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电商平台,将外贸与内贸相结合。“义新欧”运输通道的打通,为当地民营企业带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实地走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党的政策为当地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
3、对香港问题的看法
基地1701赵梦路同学指出,香港暴乱,反映了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缺位与法治意识的缺失,青年学生更应以此为戒,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
基地1701沙钊颍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阐明香港是中美贸易的重要支点,是中国国际贸易的“战略要地”,部分香港青年受境外势力蛊惑,扰乱香港地区社会秩序,背后包含了某些国家的卑劣野心,经贸大学学子应深研专业,充分发挥所学,为经济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4、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看法
经金1701的袁钰涛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题出发,发现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比较被动,认为高校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此类课程时的积极性。
她谈到,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近年来,我校积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思政课程考核形式,为思政教育持续赋能,经贸学院大力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弘扬爱国精神,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思政教育改革的亲历者,她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我校思政课在形式、内容等方面质的提高。
本次座谈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聚焦天下大事,关注民生热点,尽情抒发了经贸学子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