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复兴之路
双周青年汇——一带一路,中国形象新姿态
校团委讯(大学生理论学术中心供稿 通讯员 孟紫月 摄影 申如玉 编辑 刘佳琦)2015年4月16日晚18:30,大学生理论学术中心在求真楼202举办了“双周青年汇——一带一路,中国形象新姿态”活动。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熊光清老师做客大学生理论学术中心双周青年汇,为中国形象新姿态的具体表现做了深入详细的说明,并引导同学们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各抒己见,进行热烈讨论。
本次双周青年汇,从“一带一路”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一带一路”在中国外交及经济战略部署中的地位,并重点探讨了其他国家对于这一区域合作平台的不同态度与其原因和影响,深入剖析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对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达成了共识。
活动过程中,熊光清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脉络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中国形象新姿态的具体三点表现。熊老师指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架将以中国为中心,以高铁等交通设施建设为基础,将中国的影响力沿线辐射开来;中国将参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并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将为中国及相关国家的发展带来助力。同时,他还犀利地指出了“一带一路”在国内国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呼吁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实施这项重大战略规划。
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中,主持人适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同学们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和国际舆论对其的看法。随后主持人播放了积极回应“一带一路”构想的近六十个国家的相关视频,让同学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存在着各式各样不同的期待与愿望,并一同讨论了怎样合理了解各国需要,规划自身发展,构建多赢局面。对于反应冷淡的美国、日本等国,同学们讨论了其可能的原因。在“中国威胁论”问题上,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看待角度各不相同,最终达成共识:中国一向强调地区共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是截然不同的。
这次双周青年汇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展示、深入浅出的教师指导,和畅所欲言、思维碰撞的平台。与其说活动以达成共识结束,不如说是为与会同学积极参与和密切关注国际政治问题培养了兴趣的开端。相信我们的祖国也必将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开放的大国姿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