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活动】唇枪舌剑中辩何方略胜 针锋相对里论谁是英雄

栏目:法学院 关注:1008 来源:未知 作者:uibeeanews 发布日期:2013-10-23

唇枪舌剑中辩何方略胜 针锋相对里论谁是英雄

校团委讯 (法学院供稿)10月20日晚19点,第七届“普衡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辩论赛在诚信三层国际会议厅拉开帷幕。本次辩论赛由法学院承办。校团委副书记刘琳、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阎丽鸿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幕式,法学院辅导员涂帅也到场观看。

校团委副书记刘琳致辞

辩论赛开赛

开幕式一开始,法学院工作人员先以一段精彩的视频“回顾”了历届辩论赛场上的风云涌动,并对辩手们寄予了期望。随后阎丽鸿副书记致辞,感谢贸大学子对辩论赛的重视和热情参与,并指出本届辩论赛的一个可喜的变化——参赛队伍由11支增加到了12支,说明辩论赛的影响仍在不断扩大。最后她预祝本届辩论赛圆满成功。

在接下来的表演赛中,正方所持的观点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反方的观点则是“三个臭皮匠不如诸葛亮”。辩题改编自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脍炙人口的俗语,将其延伸至现代社会,引起人们的强烈思考。

表演赛环节

首先进行的是立论环节。正方对“臭皮匠”与“诸葛亮”作了解释,认为他们的关系即是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解释论证了他们的观点。第一,从理论上说,团队合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从事实上看,个人主义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并举出如宝洁、诺基亚、海底捞的例子由正反面对观点进行论证;第三,从价值上看,团队合作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反方的观点则与正方针锋相对。他们从草船借箭的典故中得出“诸葛亮”是决策者,而“皮匠”则是执行者,并指出数量并不决定质量,因为群体决策有时会导致意见不统一,效率低下。而执行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决策者正确决策基础上的。

接下来是攻辩环节,正方首先抛出“诸葛亮是否有缺陷?”的问题,进而阐述个人是有局限性的,而团队合作正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反方则进一步利用草船借箭的典故,阐述了“诸葛亮”与“臭皮匠”的关系,巩固了本方观点。

进入自由辩论后,双方辩手更是互不相让,现场火药味十足。双方就二者的论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依旧紧扣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反方则以“许多组织、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只有一个人”为例说明决策者的重要性高于执行者。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一环紧扣一换,十分精彩。现场的嘉宾和观众都津津有味地观看这唇齿之间的较量。

在最后的总结陈词环节中,正方驳斥反方的观点“将概念实质化”,并重申,团队若有不足,必定是因为个体不知如何去发挥团队的优势,还用爱迪生晚年不听取他人意见导致少有发明的例子来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阐述了团队合作是当代社会缺乏的一种社会价值观念,呼吁人们树立这种价值观念。反方则再次强调团队优于个人是在决策顺利的情况下,然而出现这种巧合的互补性是几乎不可能的,当今社会中若许多人思想一致,则更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而相对独立的决策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全局,作出理性决策。

比赛结束后,刘琳副书记进行简单总结,指出双方辩手各自的优劣,赞扬双方辩手清晰的思维逻辑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至此,本次开幕式正式结束。让我们预祝各个辩论赛代表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也预祝本届辩论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