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文化】金融文化节系列讲座之王今朝教授专场成功举办

栏目:金融学院 关注:975 来源:未知 作者:uibeeanews 发布日期:2020-10-11

金融文化节系列讲座之王今朝教授专场成功举办

20200520金融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校团委讯(金融学院供稿)2020年5月14日下午6:30,金融文化节系列讲座之王今朝教授专场通过线上平台成功举办。武汉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今朝教授以“疫情后的世界经济走向”为主题进行演讲,吸引了100多名学生参加。

王今朝教授

讲座伊始,王教授从他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出发,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习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认为,为了相较于他人获得更具真理性的认识,需要研究者对接触的大量信息,包括以科学名义出现的信息进行真假甄别,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分析。只有在这基础之上得到的认识,才是更接近真理的认知,也是对世界的相互关联和本质性的认识。他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带着这种思想听完本场讲座,更能在日后的学习研究中亲身践行它。

接着,王教授从“本体论”这一概念引入,介绍了“本体论”的哲学起源及其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他将“本体论”概括为“对概念化的精确描述”,并以“生产力”的概念研究为例讲解了本体论研究的四个方面,即概念化、明确、形式化和共享。王教授提到,本体论的功能是可以解决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即主观符合客观。

在建立了“本体论”的基本概念后,王教授对疫情的本体做了概念化描述,让同学们对此次疫情有了更精确的理解。在疫情本体这一概念中,王教授有几个有趣的发现:第一,人们对医学产生了新的理解,医疗不仅是社会事业,还是经济事业;第二,已有的经济学已经无法解释此次疫情中的一些经济现象。随后,他重点对第二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王教授认为,多年来市场经济学在中国成为主流,被普遍认为是“参照系”,却又无法解释西方金融危机。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资本主义政府无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本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当疫情常态化时,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医疗资源配给制,会产生医疗机构与疾病救助需求的矛盾,还会出现经济活动的收缩以及严重的失业等问题。在疫情期间,美联储开始绕过商业银行来直接购买商业票据,尤其是企业无担保商业票据。这类似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银行运作,而计划经济时期人民银行又脱胎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货币银行政策。王教授认为,研究者应该反思现有的西方市场经济学是否真的是普世的、正确的,又是否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经济学”。

王教授讲到,学术研究是建立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另外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联系,是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某种具体化。他还提到了自己关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基本内容和框架回归马克思主义,形式上改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他认为,资源配置不是消费者行为优化,不是厂商行为优化,不是市场均衡,而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考察的私人利润和工资之比。随后,他又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具体地论证了这些观点。

王今朝教授层层深入的演讲不仅为同学们分析了疫情之后世界经济的走向,更为同学们学习经济学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角度和思路,给同学们学术思维的提升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相信同学们能够在经济学研究上涌现更多开创性想法,探究真正经世济国的理论,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