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讯 金融学院分团委供稿)3月28日下午,由中国金融学院主办的“金融文化节”系列讲座之魏翔教授专场活动于求索423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时间配置与政策创新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马克思财经科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魏翔教授主讲,阐述与分析当代经济学新兴分支学科“时间配置经济学”的起源、进展及其政策应用。中国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文之峰等出席活动。
魏翔教授首先指出,相较传统经济学,作为新兴学科的时间配置经济学,将研究聚焦于生产领域之外的闲暇时间。同时,相对于传统语境中被定义于教育与工作时段的人力资本概念,时间配置经济学更倾向于以闲暇时间的休闲娱乐等活动衡量人力资本,并从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宏观经济。他以“时间利用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为例,论述了时间配置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融合趋向,即“社会经济学”或“家庭经济学”的兴起。
魏翔教授通过列举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量学术成果,叙述了时间配置经济学的发展成就及其意义。他从微观层面入手,聚焦家庭分工问题,借助全职主妇普遍出现与职业女性主动承担家务两个矛盾的现象,深度分析了这两种分工背后的差异化原因,即追求经济效益和家庭收入的最大化,与情感收益和家庭效用的最大化;聚焦家庭生育问题,通过对计划生育与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比较,阐述了经济学者对于宏观政策制定建议的科学性,即使个人利益与政策方向相符合,通过人的自发意志而非外部强制力达到相应效果。聚焦家族财富的传承问题,以欧美国家遗产税的实际作用为引,说明了不同等级收入群体间界限的相对固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群体后代早期人力资本投入的差异,即对陪同子女时间的配置差异。
于时间配置经济学的宏观层面,魏翔教授指出,闲暇时间的长短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即从业者劳动积极性的恢复与经验知识的丧失,这就为评估经济增长与实施宏观调控引入了新的变量。随后,他又以法国的工时缩减政策具体举例,阐述政策效果的性别差异,进而引入“休闲同步率”的概念,以论述闲暇时间的配置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在回答提问时,他又以社会热点问题——调休为例,说明节假日长度的确定应灵活适应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等不同经济结构的需求。
通过此次讲座活动,希望同学们初步了解时间配置经济学的概貌,深化对金融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同时,有意识地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动态、领悟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有效提升学术素养,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