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节系列名人讲座之刘红宇专场——小女人,大律师
校团委讯(法学院供稿 编辑 谢佳倚)4月14日18:30,法律文化节名人讲座之刘红宇专场在诚信三层国际会议厅准时开始。在主持人介绍之后,本场讲座的嘉宾刘红宇女士笑容灿烂地走上台来。
身为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办人之一、高级合伙人、全国政协委员和北京市人大代表的她,并不摆大人物的架子,一上台便亲切地和同学们打起招呼来。在她的鼓励下,现场十几名同学先后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年级、专业和家乡,两名来自四川和重庆的同学还和刘律师攀起了老乡,现场气氛迅速轻松活跃起来。
热场之后,讲座进入了正题。刘红宇律师将自己奋斗历史中的三个阶段娓娓道来。第一阶段,是她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到银行工作的八年。她说,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学法律的人为何要进银行工作。而年轻的她目标明确,一心想摸透银行业,为将来的律师事业打下更深厚的专业基础。一个理想远大的人,一定要有一颗执着的心,多学知识,丰满自己的羽翼,将眼界放大,而不应只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针对许多法学生眼高手低、不认真对待刚进律所时的“打杂”工作的现象,她谈到自己在银行工作时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做好清洁工作,踏踏实实,总是保持积极的态度。她语重心长地勉励在场的同学们:“无论事情大小,都是在磨练自己的心智。做得越多,沉淀的内容也就越多。” 这为当今有着太多功利主义倾向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场下同学纷纷点头赞同。
她事业的第二阶段,从1992年她着手创办律所开始。当年正赶上中国律师业改革。在北京,14家律师事务所代替了先前“吃官饭”的法律顾问处,而刘红宇,成了其中唯一的律所女主人。在银行背景的支持下,她成功将金诚同达建设成了以金融业为主要业务、在业内享有很高声誉的律所。正所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讲到,自己的成功秘诀除了坚持之外,还有善于沟通。在面对物价局给律所开的140万的罚款单时,她没有慌乱,而是从容地选择了沟通这条路,不仅罚款被免除了,还将物价局变为了律所的长期合作伙伴。现场的同学们都被刘律师的坚定、从容和智慧的女强人风范所折服。
第三阶段,则是她的政治生涯。2003年,刘红宇作为当年北京9000多名专职律师的唯一代表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又于2007年再次当选第十三届市人大代表。她感叹道,近十年来律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也能走上政治舞台了,这是律师业的希望。紧接着,她简要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提案。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除了六个与法律相关的提案外,刘律师在环保、税收、教育和农村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诉求。对此,刘红宇解释道,做代表或委员不能只局限于本行业,一定要放大视野,去发现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她骄傲地说,一个律师走上政治舞台,就更有机会将“个案正义”发展为“推进社会正义”。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十分踊跃,不仅法学院的学生提出了很多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其他专业的同学也谈了他们对法律和法治的看法。刘红宇律师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还为法学专业的同学就未来的发展道路提出了许多极具针对性的建议。
刘红宇,不愧是一个“小女人,大律师”,平和而富有冲击力的谈吐,睿智而深刻的话语,让在场听众印象深刻。今晚,刘红宇律师以她精彩的奋斗历程激励和启发了场下的每一位同学。理想、坚持、沉淀、奋斗、沟通等关键词概括了她的成功秘诀,值得每一位同学仔细回味和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