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大讲堂】品味生活轻与重 心存希望常涌动

栏目:通识教育大讲堂 关注:848 来源:未知 作者:uibeeanews 发布日期:2014-04-14

品味生活轻与重 心存希望常涌动

——记通识教育大讲堂之张翎专场

校团委讯(校学生会供稿 撰稿 赵宸 摄影 刘媛 编辑 李佳敏 谢佳倚)2014年3月17日18:30,《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张翎携新作品《阵痛》做客贸大,在诚信三层国际会议厅带领大家走进文学的世界,让大家对生活、苦难、坚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年近花甲的张翎女士迈着稳重的步伐走上台,举手投足间流露着一种睿智、知性的气质。一登场,亲切幽默的问候就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随后,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加拿大做听力康复师时的一些经历。她的病人中有很多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战争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常常伴随他们终生,但同时,她也能明显感到这些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命的爱。这一切引起了她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并对她后来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精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及《余震》,她说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某次航班延误时偶然读到的一本《唐山大地震亲历录》。在那之前,她对唐山地震的认识只是一组组冰冷的数字,而这本亲历录却让她重新感觉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挣扎着生存的厚重感。她认为过去人们对那场地震的报道淡化了灾难带给人心灵的创伤。于是,在不甘心接受这种肤浅的安慰的同时,她创作了《余震》。而新作《阵痛》的灵感同样来源与苦难。她坦言,是母亲家族里坚强女性的精神气血为她提供了灵感和素材。小说虽然是伴随着“乱世”“苦难”讲述的,但书中的女人们对痛苦有一种浑然不觉的力量,坚韧而充满希望。

 

 

问答环节中,张翎女士给大家写作上的建议是“没有灵感不会起步,没有细节就不会走到终点”。而对于新一代年轻人的忠告是,“每一份疼痛都需要用勇气去对待”,“女性不可丢弃的特质是思想上独立思考的空间和经济上独立的能力”,“不放弃梦想,但是也要务实”。最后,张翎女士深情朗读了新作《阵痛》中的一个片段作结,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张翎女士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作品,与大家深入探讨了灾难、苦难带给人的创伤硬性和在狭缝中倔强生存的勇气毅力。相信贸大学子在这场讲座中学到的东西能够致用一生。人心不死,希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