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活动】凝聚人道力量,续“血”大爱篇章

栏目:学术科研 关注:628 来源:未知 作者:uibeeanews 发布日期:2013-11-15

凝聚人道力量,续“血”大爱篇章

——记爱心社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讲座

校团委讯(社联供稿 采编 张金一 顾希维 编辑 曹威)“伸出你我双手,点燃生命希望。”这个温暖的话题于11月14日18:30在求索一大教室展开。爱心社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讲座解答了同学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种种疑问。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师郭翔和中国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播唐子文。此次他们以北京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贸大,为同学们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

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归巢潜能功能,存在于骨髓血,外周血和脐带血中。而白血病就是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恶性转变的结果,发病率5.17/10万,死亡率3.94/10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重建患者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一丝生机。

造血干细胞捐献需要进行HLA相合测试,而HLA系统比较复杂,人与人相同的几率非常小。因此,找到相合的人非常不容易,捐献者的存在对于患者来说就如同在悬崖边上抓到一根小小的稻草,非常珍贵。

期间,郭翔老师播放了一段有关白血病儿童生活状态的视频,他们小小年纪就被囚禁在单调乏味的病房,不能体验外面世界的美好,对于他们来说,痛是生命中必须承受的一部分,骨髓移植是生命延续的唯一希望。很多人虽然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却又对健康问题充满担忧。因此两位老师详细介绍了中华骨髓库即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捐献过程:

第一步,报名登记入库。需要条件为年龄18-45岁,身体健康,持有效证件前往血液中心,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同意书。

第二步,留样入库。抽取6-8毫升血样,进行HLA低分辨分型检测,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

第三步,等待相合患者。时间可长可短,多数志愿者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捐献。

第四步,高分检验。抽取6-8毫升血样,进行HLA高分辨分型检测,一般相合率在70-80%。

第五步,实施捐献。在详细的体检之后,签署志愿捐献同意书,向捐献者单位发送知情书,接下来的46天将连续注射细胞动员剂来刺激造血干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入外周血。这期间可能会有疼痛疲乏等不良反应,但并不会有长期影响。

第六步,采集过程。采集50-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具体采集量视捐献者身体状况及患者需要而定。

24小时之内,造血干细胞就会被移植进患者体内,完成生命延续的伟大过程。之后,捐献者还会有阶段性回访,并在半年后进行详细体检,保证捐献者的健康。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害:从理论上,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并且采集量很少;从技术上,这是一项成熟的治疗手段,有先进的技术及设备;从实践上,目前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并无捐献者收到任何伤害。

这次讲座能够帮助同学们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安全科学无损健康的,有利于同学们消除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误解。

虽然加入骨髓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没有法律效应,只有道德约束,但是中途后悔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志愿者在捐献之前一定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与家人亲友认真协商,做到“深思熟虑入库,义无反顾捐献”,续写爱之篇章!